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美食美味 >> 蛋糕

公众号倒戈信息流并非空穴来风

2019-03-18 10:43:17

近日有消息称,订阅号将迎来重大改版,文章的展现模式将变为信息流。且不说这一消息的真假,信息流模式的运用目前已经非常广泛,而其主要功能就是为了优化广告的展现效果。目前我们经常接触的信息流广告在百度、易、今日头条、微博上比较常见,包括朋友圈里那些冷不丁出现的广告。

公众号倒戈信息流并非空穴来风

艾媒2016年发布的调查显示,65.2%民因公众号推送内容少而退订,57.9%民因公众号更新频次低而退订。内容匮乏已经成为公众号的第一大杀手,一方面我们看到不少大号保持的推送频率为至少一天一次甚至更高,另一方面我们看到躺在公众号列表里的诸多熟悉面孔已经逐渐被淡忘。

公众号的内容生态正在呈现梯队化差异。《2016年公众号数据洞察报告》显示,休闲娱乐内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梯队,而时尚、医疗、汽车等内容则处在第二梯队或以外。而且,愈来愈强的头部效应进一步拉大了公众号之间在粉丝活跃度上的差异,导致用户形成心理阅读壁垒,往往只会关注置顶的公众号。

所以,推出信息流模式的理由非常充足。一方面可以缓解马太效应,重塑一个更公平的生态,二来有利于增强公众号主体的活跃度,有望回到最初的“百家争鸣”时代,三来能够为用户提供高频的文章内容,有机会留住用户更多的时间。

当然,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更确切地说是,看到了这一块存在的巨大商业价值,比如信息流广告。不过,在此之前已经有所尝试,比如把公众号历史消息改成信息流模式,再比如在朋友圈插入一些“暗中观察”性质的广告,或者说在公众号文章和评论之间插入其他公众号的广告,抑或是看一看的信息流。

虽然不是信息流模式的先行者,但是信息流模式里存在的巨大商业价值,今日头条和微博早已经把答案告诉了它。所以说,有理由相信自己会成为信息流广告的下一个受益者。

信息流广告俘虏用户靠心理战术

据艾瑞《中国信息流广告用户洞察报告》,预计2017年信息流广告市场规模将达到557亿元,未来三年内仍然将保持50%以上的速率增长。

这与用户阅读和观看习惯的升级不无关系。络纵然是信息化世界,但络广告模式一向死板、直接、生硬,让用户提不起兴趣,广告本质显露无疑。由此也导致用户对广告产生排斥心理,与广告之间形成一种对立关系,使得广告推广效率低下。

信息流广告刚好打破了这种心理芥蒂。拿微博举例,因其本身就是信息流的浏览方式,无论是广告还是或者是动态,都在一条时间线上。在这种阅读方式下,用户的心理更加宽容,广告本身的硬推广作用被削弱,甚至成为有价值的内容,因此用户对广告的包容度增加,这也是为什么“明星+广告”或“故事+广告”模式能行云流水的根本原因。

就连广告主,对这一套模式也是了然于胸。此前,京东与易推出的“京易计划”,与今日头条推出的“京条计划”,便是利用客户端的用户流量优势推送信息流广告,再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需求,进一步读懂用户的购买心理。

一言以蔽之,用户希望阅读或观看有价值内容这一隐形需求,让信息流广告得以大行其道。换句话说,如果用户不喜欢这种模式,信息流广告可能早就夭折了。

信息流广告的三大孵化场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6年,Facebook上就出现了信息流广告。也就是说,最早的信息流广告是在社交应用内诞生的。2013年开始,腾讯、今日头条等才开始引入信息流广告,形成区别于社交的生态。而在去年,百度也上线了信息流广告,成为搜索生态的一个代表。

而这三种生态的区别在于,信息流广告的生成方式有所差异。而且,在这三种生态下,信息流广告被孵化的方向也有所不同。

首先是、微博类的社交不要因为一点小事扰乱了自己生活的步调生态。在社交生态里,和微博可以说走的是两个方向。而这,取决于对用户数据的获取能力。此前,曾和华为有过摩擦,争论点在于用户数据的收集权归属。不过,通过这件事,也表明不会收集用户数据。

这也佐证了朋友圈广告的突兀性。因为没有收集用户数据,比如动态说说或者是聊天记录等,从而导致无法根据用户近期活动或需求在朋友圈推送指定广告。这也说明,信息流广告需要很好地融合用户需求才能发挥更佳的效果。当然,如果有意收集用户数据,那么信息流广告也会更易让用户接受。

但微博有所不同,微博能够依据用户点击或浏览的内容推送一些相关性比较强的广告。不过,这并不是说微博在随意收集用户数据,只是说明微博会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增强用户的浏览体验,比如内容优化,从而实现广告精准定位。

但总的来说,在社交模式中,信息流广告来源于用户的社交习惯,而在未来,这一模式下的信息流广告将会朝着互动形式发展。

其次是今日头条、易类的生态。在信息流广告的分发上,今日头条、易、腾讯等已经比较熟练。他们通常采用智能内容分发的方式对待信息流广告,在用户画像大数据支持下,信息流广告内容本身具备的可点击性容易勾起用户对广告的阅读欲望。

归根结底,在生态内的信息流广告,也可以算作一种。当用户报以打发时间的态度来浏览今日头条时,创意性广告容易取得用户信任,而商品类广告则能够很好地契合用户需求。

但传统广告本身是与内容分离的,即使其目的很明确,用户也会主动把注意力转移至内容上。而在生态中成长的信息流广告,本身有着和内容同样的曝光率。另外,通过相关技术手段,信息流广告能够被放在重点的最近位置,从而得到更大的曝光率。由此可以读出,其未来的方向将更趋近于可读性广告,成为内容的一部分。

还有一类是百度、360这种搜索生态。中肯的说,搜索结果本就是一种信息流展示方式。所以说,用户在进行搜索后,得到的就是信息流结果,而这一结果中存在的首页竞价广告也可以算作信息流广告。只不过,这类信息流广告很短,本身的位置也是被固定的。

在启动信息流广告后,百度的搜索数据利用可以说是发生质变,商业变现能力也得到大力提升。百度今年的Q2财报显示,信息流广告收入提升200%。按照搜索算法来看,用户在搜索时的点击、查看和停留,都会成为定位用户需求的参考因子。简单点说,当用户搜索某一商品时,在首页的百度信息流中,就会出现相关的商品推荐。

这也是京东和百度、奇虎进行合作的原因。搜索生态的优势在于,用户很大程度上将需求细节暴露给百度和奇虎,而在用户求助搜索引擎的基础上,百度和奇虎能够在用户下一次打开搜索引擎或查看百度时,将历史商品以信息流的方式嵌入其中。

搜索生态无疑在抓住用户需求上具有极大优势,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双双主动的信息交易模式,一方寻找商品,另一方推荐商品,

何乐而不为呢?未来,这种信息流广告可能将以更密集、更精准的方式出现在用户面前。

诚然,无论是哪一类生态,信息流广告的发展都会朝着用户需求挺进。因为,契合用户需求的信息流广告,才有可能真正被用户当做贴心管家式的推荐,获得更广泛就有230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播放了这一消息的认可。

与一拍即合,信息流广告将入无人之境?

艾瑞的报告还指出,2017年在中国媒体平台上,82.7%的用户看过新品牌信息流广告,其中40.6%用户不仅看了广告还购买了产品,而且,这一转化率比社交、视频和搜索平台都要高。这足以说明,一方面,目前的信息流广告已经初具成效,并正在将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广告本身;另一方面,媒体的高转化率可能是来自于广告和的高度融合。

所谓高度融合,可以理解为在内容上具备一致性。比如媒体通常分类明确,而这也自然为广告分类定下基调,比如科技,那么所涉及的信息流广告不会跳出科技的范畴。或者说,当用户和媒体建立起一定的熟悉度后,商品推荐更贴近于粉丝经济,在特定的专题下,商品的转化率会出奇地高。

有一个现象是,互联上的各类信息正在逐渐具备属性,比如朋友圈是我们获得好友近况的渠道,视频站是我们获取娱乐、有价值信息的场地。可见,互联等于一个大容器,而这一容器里放置着我们所有的需求。

信息流广告被发掘、应用然后成为座上客,从某种程度上与整个互联所搭建的性生态难以分割。我们的需求很多很杂,而信息流广告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互联用户的被满足感,当广告与我们的价值观相同时,信息流模式就真的如入无人之境了。

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公众号:liukuang110

本文为作者投稿到『互联的一些事』,转载请注明出处。

轻度烫伤擦什么药最好
慢性前列腺炎失眠怎么办
益母颗粒适合什么人吃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